青春華章|人生有味 中國好“young ”:“01”指揮員,為探索宇宙的航天夢“點火”

編前語: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逐夢路上,中國青年們如何向內感悟、向外生長?《人生有味·中國好“young”》聚焦新中國成立75年來的偉大成就,尋訪那些實干篤行、奮勇拼搏的“好young青年”,記錄人生路上的汗水味、書香味、煙火味、泥土味……以“有味人生”看見“活力中國”。
“……5、4、3、2、1,點火……起飛!”
隨著“01”號指揮員何宏業下達口令,指揮大廳幾公里外的2號工位上,騰地冒起橘黃色的火焰,高高矗立的長征七號火箭騰空而起。
轟鳴打破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寧靜,尾焰照亮了夜幕中的椰林。
2024年1月17日22時27分,長征七號遙八火箭順利升空,將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送入預定軌道。
這是中國航天的又一次“圓滿成功”,卻是何宏業在發射任務中第一次擔任“01”指揮員。

2010年,何宏業從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加入中國航天人的隊伍,很快就來到了當時還在建設中的文昌航天發射場。他至今清晰地記得抵達海南的日子,是2011年10月15日。
這位兒時就懷揣航天夢的年輕人,與文昌發射場一同成長。發射場的塔架一天天高聳起來,何宏業也在火箭動力系統崗位上一步步積累經驗,從操作手到指揮員,一路摸索一路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第一次擔任‘01’指揮員時,我的心里還是有些緊張的。”何宏業坦言。
“01”指揮員是整個任務的核心紐帶,“上有千條線,下有千條線”,指揮多個分系統的協調運作,容不得半點疏忽。
他說,這個角色不僅需要豐富的任務經驗、扎實的知識儲備、強大的身心素質,還要有溝通協調、統籌組織和精干的口頭表達能力。這些對他都是不小的挑戰,需要更充分地學習提升、攻堅克難。
為了確保發射成功,何宏業和同事們在每一個細節上都仔細琢磨,嚴格執行每一道操作程序。在任務籌備的日子里,他常常跑現場、鉆文書,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發射當天讀倒計時的10秒鐘,何宏業真正地做到了心無雜念,盡全力確保發射成功。

在過去14年里,何宏業參與了30多次舉世矚目的發射任務,其中包括嫦娥五號、嫦娥六號的探月任務、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以及近年來的空間站建設任務。每一項任務的順利完成,都離不開航天人的日夜堅守。
某型火箭的推進劑加注和卸回的流程演練,全程持續了大約6天的時間,這期間大家幾乎都是連軸轉,吃飯、休息都在崗位上完成,有時結束工作后太疲倦了,同事們干脆席地而睡。
“加入航天事業,有時候是不能太考慮自我的?!焙魏陿I認為,一名航天人首要的品質就是熱愛祖國、熱愛航天,“只有心中有這份純粹的熱愛,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p>

在航天人的隊伍中,嚴謹是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比如逐漸被大眾知曉的概念——“歸零”,就是一旦出現問題或異常情況,就要推倒重來,重新設計和調整每一個細節,確保問題完全排除?!拔覀冏龊教旃ぷ?,不能有任何容錯?!彼f,每一次任務,團隊都會反復確認每個操作環節,直到確保萬無一失。
久而久之,這種工作作風對大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他笑著說:“我周圍的同事大部分都多少有點‘強迫癥’,干完什么事情都要反復確認結果?!鄙踔猎谏钪墟i門關好水電氣,都要請家里人幫忙“交叉確認”。
航天人也是“追星族”,而他們追的“星”是那些著名的大科學家。無論是參與過“兩彈一星”工程的老前輩,還是在關鍵任務中提供指導的專家們,每當重要任務來臨,常常會齊聚發射場,何宏業他們因此有機會近距離聆聽這些“偶像”的教誨,學習前輩們幾十年來對航天事業的深刻見解和殷切期望。

在他看來,文昌的航天人身上有一種特殊的“火箭味”。這是一種混合的味道,是濱海發射場海風的味道,是他們辛苦工作的汗水味道,也是火箭騰空而起后烈焰燃燒的味道。
不管到什么時候,這些味道都會讓我回憶奮斗過的歲月、與同事們一起完成任務的場景和那些難忘的任務經歷。
這種“火箭味”早已融入了他的青春,成了他不懈追求的動力。

未來幾年,中國航天還將開展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包括載人登月、探火返回等任務,屆時都將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征,帶著人類的夢想,去探索更浩瀚的宇宙。
何宏業說得很動情:“我希望這種‘火箭味’能時刻提醒我,用最大的熱情和努力為我們的航天事業貢獻一份力量?!?/p>
(監制/王智勇 荊雷 統籌/劉娟 陳毓棟 沈穎 周詩婕 馮金同 記者/王晟 姜弘毅 攝像/權廉程 夏天 剪輯/李姍 包裝/孫偉 何君瑋 陳新欣 宣傳推廣/彭闖 張婷婷 盛明珠)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