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網絡安全屏障 共建美好精神家園

【陽光評論】筑牢網絡安全屏障 共建美好精神家園
2024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定于9月9日至15日在全國范圍舉行,開幕式等重要活動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加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加豐富。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互聯網越來越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近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8.0%。網絡安全和文明越來越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越來越成為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準。正如專家所說,在網絡空間建設高度發達的今天,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網絡生態,是建設現代化國家應有之義。
網絡安全是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將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作為重點任務,提出要強化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近年來,我國將網絡安全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全面加強,有力支撐了網絡強國建設,維護了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ヂ摼W新風正氣進一步弘揚,良好生態進一步涵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越來越成為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動。
天朗氣清、風清氣正,是人民對網上家園的美好向往?;ヂ摼W在給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信息泄露等亂象也時有發生。許多網友留言表示,人們在享有互聯網發展紅利的同時,也在遭受著數字技術被濫用等危害。為加強網絡安全建設,提供高質量內容,傳播主旋律和正能量,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近年來,網信等主管部門主動擔當,加強監管,依法堅決治理虛假信息、網絡暴力、網絡炒作等亂象,壓縮不良言行的生存空間,推動形成“一張網”“一盤棋”工作格局,還深入治理、重拳打擊網上亂象,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更好地服務人民生產生活。
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延伸,安全文明的網絡生態是維護網絡空間秩序的題中之義。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隨著全球經濟社會數字化進程加快,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并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對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和全局性影響日益凸顯??梢哉f,網絡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對于保障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領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一旦網絡安全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是實現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內容。
面向未來,為統籌發展和安全,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推進網絡強國建設行穩致遠,既要不斷完善網絡安全頂層設計,不斷健全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系,持續完善網絡安全工作體制機制;也要不斷提高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管理。同時,加強面向新技術新業態的網絡安全技術產品研發,以高質量供給引領新需求;加快科研型、應用型網絡與數據安全人才培養,實現“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劉純銀)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網絡文明建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