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扶貧故事|決戰脫貧攻堅路上的“網信力量”

2021年03月12日14:03    來源:中國網信網
分享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并發表重要講話。大會還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進行表彰。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網絡扶貧行動部際協調工作組辦公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獎;中央網信辦掛職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副縣長高波、中央網信辦原派駐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銀廠溝村第一書記李冬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獎。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回顧扶貧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先進集體獎: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網絡扶貧行動部際協調工作組辦公室)

2016年,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承擔網絡扶貧行動部際協調工作組辦公室職責,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連續四年印發網絡扶貧年度工作要點。組織召開全國網絡扶貧工作視頻會、現場推進會,開展“網絡扶貧深度行活動”。建立21個部門參加的網絡扶貧部際協調工作機制,共同推動實施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網絡公益五大工程,各項工作均已達到既定目標,取得顯著成效。

●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貧困村通光纖比例提高到98%;

●電子商務進農村實現對832個貧困縣全覆蓋,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擴大了8.4倍;

●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100%;

●一批網信企業和廣大網民借助互聯網將愛心傳遞給貧困群眾;

●27個已摘帽并穩定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

●國務院扶貧辦、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通知》,開展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

●開展數字抗疫、電商助農等活動,有力對沖疫情影響。

網絡扶貧行動推動解決了貧困地區不通網的問題,“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網絡扶智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遠程醫療有效緩解貧困人口“看病難”問題,為貧困地區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邁向信息社會作出重要貢獻。

先進個人獎:高波

事跡回顧

高波同志自2019年3月掛職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縣委常委、副縣長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托網信資源優勢,結合佛坪脫貧實際,創新工作舉措,突出“精準”要求,利用“互聯網+”手段為佛坪縣脫貧發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問題和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扶志扶智、社會扶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佛坪當地干部群眾好評。

高波(左三)幫助貧困戶制定務工增收計劃

探索鄉村數字經濟發展新路徑

掛職期間,高波積極協調將佛坪縣納入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幫助佛坪縣高起點謀劃“十四五”工作,協調解決山茱萸“藥食同源”等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協調捐贈現金1200多萬元扶持鄉村旅游、食用菌和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培育銀廠溝村以特色生態農業為依托、以社交直播電商為驅動、以鄉村休閑旅游為載體的鄉村數字經濟發展新業態、新路徑。

深入推進網絡消費扶貧

通過直播帶貨等線上方式銷售農產品800多萬元,協調網信企業采購農產品1000多萬元,有效帶動當地企業發展和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高波(左二)通過直播帶貨幫助帶貧企業渡過新冠疫情難關

利用“互聯網+”手段補齊短板

◆ 協調捐贈1700多萬元教育信息化硬件設備、教學軟件和教學資源,150萬元改善7所鄉鎮小學校舍、操場、供暖等硬件條件,190萬元設立2項激勵基金獎勵優秀學生和教師。

◆協調捐贈300萬元現金和智能醫療設備支持2所鄉鎮衛生院能力提升,協調智能體檢車入村免費為1140名貧困人口進行全面體檢,協調公益健康保險為貧困戶180人次理賠醫藥費20多萬元。

◆借助信息化手段對2200多名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和學歷學位提升培訓,協調捐贈240萬元的圖書和文化設施,舉辦多場“網紅”演唱會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

◆協調捐贈100多萬元支持行政服務中心和融媒體中心信息化建設,協調資源支持佛坪智慧縣城建設,協調捐贈600輛共享單車方便居民和游客短途出行。

發揮網絡宣傳優勢

高波充分發揮網絡宣傳優勢,持續宣傳佛坪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成績。2019年、2020年佛坪網絡宣傳直播開屏點擊2.8億人次,直播和短視頻觀看2.4億人次,微話題和跟帖評論1.1億人次。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高波全力支持佛坪疫情防控工作。協調捐贈180萬元支持2處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改造,協調捐贈口罩20000只、智能測溫系統35套,為有序復工復產復學提供保障。

掛職以來,高波不擺困難、不提要求,以對工作的強烈擔當、對扶貧事業的飽滿熱情、對佛坪百姓的深切真情,一門心思投入幫扶工作,同佛坪干部群眾打成一片,共同為佛坪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而艱苦奮斗。

先進個人獎:李冬

事跡回顧

李冬同志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擔任銀廠溝村第一書記。在大山深處的兩年里,他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動貧困戶精準識別和幫扶、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美化等各項扶貧政策落地落實,帶領全村高質量脫貧摘帽,成為全省首批脫貧村之一。

李冬看望慰問86歲的獨居貧困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

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李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不僅熟練掌握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也對省市縣各級扶貧政策了然于胸。面對銀廠溝村黨員隊伍年齡較大等問題,他積極推動村黨組織生活規范化制度化,細致講解脫貧攻堅政策,推動大家真學真懂真信。他積極協調各方更新黨員教育培訓設施,設計建造黨群活動廣場,引導黨員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和教育培訓活動,使之成為黨支部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的主陣地,成為聯系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主窗口。

發揮網信資源優勢

李冬協調貝殼找房公司在銀廠溝村設計建造高品質旅游示范民宿,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積極協調解決民宿項目在協議簽訂、征地補償、手續報批、方案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推動項目順利破土動工。

他積極支持村里能人發展產業。經過慎重考慮、評估風險,李冬主動做擔保人幫助村里的山棕床墊小作坊獲得40萬元的創業貸款,促其擴大規模、引入機械化生產,并協調解決與部分村民的矛盾糾紛。在李冬的協調下,山棕床墊廠開通了京東旗艦店,產品通過網絡銷售全國,年銷售額超過200萬元,成為遠近知名的明星企業。

李冬除發揮自己特長在村里開設英語補習課外,還積極為當地小學引入網絡直播課堂,請名師在線免費教授美術、音樂等課程。他組織貧困學生走出大山到浙江、上海、北京游學,引導他們學網懂網用網,樹立遠大志向,激發愛黨愛國情懷。

李冬(左二)到當地小學調研引進網絡教育資源事宜

與干部群眾同心奮斗

李冬作風務實貼近群眾。剛到基層時語言不通,為了聽清群眾訴求,他勤學苦練,不到半年就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佛坪話。為了方便在山區走訪,他購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人們很難相信,這個騎著老舊摩托車走村入戶、說一口流利佛坪話的人,竟是中央機關派下來的扶貧干部。他主動到一位貧困獨居老人家中共同居住,出資給另兩位貧困老人購買彩電,幫助老人解決生活困難。通過李冬的努力和堅持,貧困戶精準識別得到全村高度認可,為后面各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位貧困戶老人說,他現在天天感謝共產黨的好政策,得知李冬將要離開佛坪時竟痛哭不止。回京多月后,村里的老人還會講述李冬“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情景。一位臨近退休的鎮干部講,李冬同志駐村的這兩年,是銀廠溝村變化最大的兩年。經過艱苦奮斗,銀廠溝村群眾和貧困戶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產業發展迎來嶄新篇章,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天所講的扶貧故事,也只是網信戰線上的一個縮影,在未來,越來越多的網信工作者,將依托網信資源優勢,突出網信幫扶特色,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實現網絡強國建設目標過程中,讓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