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已取締34家非法社會組織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高蕾)記者18日從民政部獲悉,自6月20日民政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信辦等11部門開展2023年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以來,已核查涉嫌非法社會組織線索700余條,有效線索402條。其中,取締34家,勸散144家,自行解散20家,引導登記17家,在查案件170起。
這是民政部繼2018年、2021年專項行動之后開展的第3次專項行動,為期6個月。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這兩個月專項行動開展情況來看,當前非法社會組織活動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一方面,非法社會組織表現形式更加多樣。有的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投靠”到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名下,變身為分支機構,為非法身份洗白;有的暗示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有某種關系,偽裝“官方背景”。另一方面,非法社會組織運作手法更加隱蔽。有的不再對外公布聯系地址、聯系人員、聯系電話,僅通過一個郵箱開展活動,讓人找不到組織實體。
此外,搭建網站平臺成為一些非法社會組織對外宣傳和聯絡的主要途徑,互動方式更加虛擬。活動領域不再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以騙錢斂財為目的,一些社會領域等也開始出現非法社會組織。
據介紹,此次專項行動加強網上線索搜集和大數據監控分析,同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線索排查。對于排查發現的線索,進一步加大執法查處力度,綜合運用取締、勸散、信用監管等手段進行打擊處置。同時推進多部門聯合懲治,強化對非法社會組織責任人的處罰措施,提高其違法成本,堅決防止打擊之后“改頭換面”又出現。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各地各部門將在深入研判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特點基礎上,強化線索排查和網絡輿情監測,依法開展打擊取締,嚴厲追究相關負責人法律責任,從嚴查處與非法社會組織勾連開展活動或為其活動提供便利的單位和組織,依規依紀追究為非法社會組織“站臺”的領導干部責任,推進專項行動向縱深開展。
來源:新華網